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再审指南

终审判决后还能要求再审吗?哪些情况才能申请再审

作者:李金风再审律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5 00:00点击:

干律师这些年,见过太多当事人拿到终审判决时的样子——有的当场红了眼眶,有的攥着判决书手指发白,问得最多的就是:“律师,这案子就真的板上钉钉了?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说实话,难。但要说完全没指望,也不尽然。 法律里确实留了条“后路”,学名叫“再审”。不过这可不是超市里买东西不满意就能退换那么简单,这扇门的钥匙,得用对地方才能拧开。

一、先搞清楚:再审不是“二审重审”


好多人把再审当成“再打一次官司”,这误会可就大了。您琢磨琢磨:

一审二审是“常规赛道”:证据摆上台面,律师唇枪舌剑,法官按规矩出牌,就像足球比赛的上下半场,该跑的流程都得跑到位。

再审更像“紧急叫停机制”:就好比比赛都结束了,裁判突然发现进球的球员手球了,或者裁判自己把越位判反了——这种级别的“大错”,才有机会启动再审。平时那些“我觉得判轻了”“对方律师口才比我好”,真不够格。

二、哪些情况,法院才会给“再审门票”?


不是您拍桌子说“我不服”就行,法律条文里把能启动再审的情况列得明明白白,我给您掰开揉碎了说:

能启动再审的“硬伤”清单


问题类型白话解释举个例子
事实认定错了判决依据的“剧情”根本不对,比如把张三的事安到李四头上,或者关键证据是假的。借条明明是伪造的,但法院没查出来就按借条判了。
法律用错了法官判案时引用的“游戏规则”本身就搞错了,比如该用《民法典》第X条,结果用了作废的老规定。明明是借贷纠纷,却按买卖合同的法律条文来判。
程序出大问题打官司的“规矩”被严重破坏,比如法官该回避的没回避,关键证据根本没让你看。对方律师是法官的亲戚,但法官没主动说,照样审案。
新证据“砸场子”之前藏得太深没找到,现在突然冒出来的铁证,一拿出来能把原判决推翻。一审二审都说你欠了钱,结果现在找到了当时的银行转账记录,证明钱早还了。


划重点:这些都不是“我觉得不对”就能算的,得有实打实的证据。您说“法官偏心”,空口无凭可不行,得拿出录音录像或者聊天记录才算数。

三、想申请再审?这些“坑”千万别踩


见过太多当事人兴冲冲来咨询,结果一句话就把路堵死了。您记好这几条“红线”:

01

别拖过了期:

从你知道再审事由那天起,一般6个月内就得申请,过了这村没这店。除非你能证明自己是刚发现新证据,或者对方故意隐瞒了关键事实。

02

材料别瞎凑:

申请书得写清楚到底哪里错了,证据清单要一项项列明白。见过有人交张纸写着“我不服,要求再审”,法院直接给退回来了——这可不是写情书,得有干货。

03

别抱“侥幸心理”:

有些当事人觉得“反正试试不花钱”,结果材料准备得马马虎虎。要知道,法院对再审申请的审查比二审还严,10个案子能启动1个就算不错了。

律师建议

先冷静3天,把判决书里你觉得“不对劲”的地方逐条标出来,配上证据。别自己闷头研究,找个专业律师把把关——他们能一眼看出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气话”。材料准备一定要细,尤其是“新证据”,来源、合法性都得说清楚。记住:再审不是赌运气,是打硬仗!


我们的经验:很多案件,尤其是重大复杂案件,因为牵扯因素较多,生机点反而比普通案件要多,这个生机也许不可思议,也许意料之外,但大都存在。

种种不可思议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分析到位不难破解,但困难在于思维固性以及法律认知不到位。

李金风律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部队复转军人,已有十余年执业经历。长期专注于处理各种重大复杂的再审及民商事案件。

办案不拘套路,善于突破思维局限、另辟蹊径挖掘出不易被察觉的切入点,常打硬仗,实战经验丰富。

作为外部顾问,时常为其他律师事务所的疑难案件团队提供法理分析与诉讼策略规划,多次给同行律师担任“火线支援”并成功翻盘。多起亿元级民商诉讼与高院再审改判案例。


若你正陷在法律难题里,别着急;

愿意的话,可跟我们谈一下具体情况 —— 说不定就能找到翻案破局的突破口。


李金风再审律师团队:

电话/微信:15300150035、18611686971

QQ号:3935343049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30015003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300150035、18611686971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