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再审指南

再审的命门,影响再审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作者:李金风再审律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8 00:00点击:

再审,对很多当事人来说,就像是迷雾中的一线曙光,最终能否驱散阴霾、迎来转机,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性影响。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影响再审成功率的那些关键因素:

01

案件本身:地基打歪了,才好推倒重来

再审不是让你把整个案子重新辩论一遍,它的核心是纠错”。也就是说,你得证明,之前的判决,尤其是二审判决,在根基上出了问题。这个根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事实认定上,有没有硬伤?

这是最常见也最关键的翻盘点。你得找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的根本性错误。注意,我说的不是细节上的小出入,而是那种足以改变整个判决走向的错误。

打个比喻:就像一个天平,原审法官在一边放了个铁球,在另一边放了个看起来差不多的木球,然后说两边一样重。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争论木球的纹理有多漂亮,而是要拿出证据,证明那个铁球其实是铅球,重量差了十万八千里。

具体表现:

关键证据被无视了:你手里有份能直接证明你清白的合同,原审法官愣是没看,或者说看了但没当回事。

采纳了伪证:对方提交的一份关键文件,事后被证明是伪造的,而原审法官就是基于这份伪证做的判决。

事实逻辑不通:判决书里认定的事实,前后矛盾,或者完全不符合常理。比如,认定你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借了别人一个亿,还不用打借条。

2. 法律适用上,有没有用错?

法官判案,得依法办事。但如果他用的法”本身就是错的,那判决自然也站不住脚。

打个比喻:这就像医生看病,把肺炎当成了感冒来治,药方开得再好,方向错了,人也好不了。法律适用错误,就是法官开错了药方”。

具体表现:

张冠李戴:明明该用合同法的规定,他却用了侵权责任法。

理解偏差:对某个法律条款的理解,明显违背了立法本意或者最高法院的权威解释。比如,法律说的是故意”才承担责任,他把过失”也算进去了。

过时失效:用了一个已经被新法废止的旧法条来判案。

3. 审判程序上,有没有不公?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有时候,案子本身可能没问题,但走程序的过程出了猫腻”,这也是再审的重要理由。

打个比喻:一场足球赛,不管你踢得多好,如果裁判是对方请来的,该吹的哨不吹,不该吹的哨乱吹,那这场比赛的结果,本身就是个笑话。程序问题,就是那个吹黑哨”的裁判。

具体表现:

该回避的没回避:法官和对方当事人是亲戚,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但他没主动回避。

剥夺了你的辩护权:该让你发言的时候不让你发言,你提交的重要材料,法庭根本不接收。

审判组织不合法:比如,该合议庭审理的案件,结果一个法官就判了。

02

新证据:不是什么新料”都能端上桌

很多人以为,只要我找到了新证据,就能申请再审。这个想法,对了一半。新证据”在再审里,是个门槛极高的概念。不是说你之前忘了交,或者后来才找到的,就算数。

什么样的新证据”才够格?

它必须满足一个核心条件:你在原审时,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是因为客观原因,确实拿不到。

01

够格的新证据”长啥样?

原审时还不存在的证据:比如,一份在二审判决后才做出的司法鉴定报告。

原审时已经存在,但你确实不知道的:比如,对方和第三人串通,隐瞒的一份关键协议,你是判决后通过其他途径意外发现的。

你当时知道,但申请了法院去调,法院没给调:这种情况,你得证明你当时已经尽力了。

02

不够格的新证据”有哪些?

你自己当时懒,没去收集的。

你觉得不重要,没提交的。

原审结束后,你自己才去补做的材料(比如自己找的证人证言,效力就很弱)。

一句话总结:新证据,得是那种你跳起来也够不着,现在突然掉到你手里的金苹果,而不是你当时懒得弯腰去捡的烂橘子。

03

法官的视角:他们到底在看什么?

咱们站在法官的角度想一想,每天堆积如山的案子里,再审申请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他们看再审材料,脑子里通常会有几个预设”:

1.  维护既判力”:这是司法的基本原则。一个案子,经过一审、二审,已经耗费了大量司法资源,也产生了一个确定的结果。轻易推翻它,会让司法的权威性受损。所以,法官天然地会倾向于维持原判。

2.  纠错”而非改判”:法官看再审,首要目的是看有没有明显的、硬性的错误。如果你的案子只是事实认定上有些模糊,法律适用上有些争议,但不算错”,那法官多半会认为这是二审法院的自由裁量权”,不会轻易动。

3. 你申请的理由,够不够硬”:法官的时间很宝贵。如果你的再审申请书,写得跟诉状一样,从头到尾重复一审二审的观点,那基本上一眼就会被pass。你必须像狙击手一样,精准地指出原审判决的致命伤”在哪里。

04

律师的操作建议与策略

聊了这么多,如果你真的走到了再审这一步,或者正在考虑,作为你的律师,我会给你几条实在的建议:

策略一:冷静复盘,精准定位

别再带着情绪去回顾整个案子了。现在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请你和你的律师一起,像解剖麻雀一样,把一、二审判决书逐字逐句地拆解。问自己三个问题:

■ 它认定的事实,有没有硬伤?伤在哪儿?

■ 它适用的法律,有没有用错?错在哪儿?

■ 它的审判过程,有没有违规?规在哪儿?

如果这三个问题,你一个都答不上来,或者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那我劝你,再审这条路要慎走。

策略二:证据为王,新证要新”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新证据,先别急着高兴。按照前面说的标准,自己先筛一遍。它够不够新”?够不够硬”?能不能直接颠覆原审判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它就是你手里最锋利的武器。在准备再审申请时,要把这个新证据的来源、证明内容、以及为什么原审时无法提交,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策略三:放弃全面进攻,学会单点突破”

再审申请书,切忌写成万言书”,把所有不满都倒一遍。那没用。你要做的,是找到那个最致命的弱点”,集中所有火力,把它打穿。比如,你觉得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有问题,但事实认定的问题更明显,证据更扎实,那就主攻事实认定。把这一点说透,比泛泛而谈十个问题要有效得多。

策略四:管理预期,做好两手准备”

我必须再次强调,再审是逆水行舟,成功率极低。启动再审程序,不等于就能改判。所以,你要有最坏的打算,同时尽最大的努力。在准备再审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下,如果再审不成,还有没有其他的救济途径,或者如何去执行那个对你不利的判决,把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找个靠谱的、有再审经验的律师。

再审不是普通诉讼,它更考验律师对法律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案情的精准把控以及与再审法官沟通的技巧。一个没办过再审案的律师,可能会让你走很多弯路,错过最佳时机。

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方向对了,方法对了,总归能看到一丝光亮。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帮你找到那束光。


我们的经验:很多案件,尤其是重大复杂案件,因为牵扯因素较多,生机点反而比普通案件要多,这个生机也许不可思议,也许意料之外,但大都存在。

种种不可思议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分析到位不难破解,但困难在于思维固性以及法律认知不到位。

李金风律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部队复转军人,已有十余年执业经历。长期专注于处理各种重大复杂的再审及民商事案件。

办案不拘套路,善于突破思维局限、另辟蹊径挖掘出不易被察觉的切入点,常打硬仗,实战经验丰富。

作为外部顾问,时常为其他律师事务所的疑难案件团队提供法理分析与诉讼策略规划,多次给同行律师担任“火线支援”并成功翻盘。多起亿元级民商诉讼与高院再审改判案例。


若你正陷在法律难题里,别着急;

愿意的话,可跟我们谈一下具体情况 —— 说不定就能找到翻案破局的突破口。


李金风再审律师团队:

电话/微信:15300150035、18611686971

QQ号:3935343049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30015003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300150035、18611686971

二维码
线